周梅森:反腐剧沉寂十年后重归公众视野

时间:2017-03-12 16:00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周梅森是政治剧、反腐剧编剧领域的“常青树”,1995年出道以来,包括《人间正道》、《忠诚》、《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多部小说都被成功改编为影视作品,他也无一例外地承担着双重角色——既是小说作者,又是影视剧编剧。如今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也即将上映。时隔十年,反腐剧重归荧屏,媒体和各界人士颇为关注。

  幕后:写《人民的名义》潜心八年,六易其稿

  在《人民的名义》小说的腰封上,有这样几句话:反腐题材作品沉寂十年,2017年横空出世,著名作家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从一部小说再到影视剧,为何耗时如此之长?又是什么契机促成周梅森最终两种作品形式的创作?

  “即使反腐剧遇到‘冬眠期’这几年,我其实也没有停止写作,就是没有发表,包括《人民的名义》在内,几部都是在写,但都没有写完。”周梅森说。

  周梅森提到其中一个契机就是最高检影视中心以及中心现任专职副主任范子文的作用。“早年我和范子文所在的最高检影视中心合作了《国家公诉》,播出后还是非常成功的。范子文后来去了别的部门,这次重返最高检影视中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再做一个剧。我当时觉得做不起来,一是担心小说出版有问题,二是怕改编电视剧有麻烦。他很认真,说十八大以来反腐都到了这种程度,一部反映现实的影视作品都没有,大家都很着急。我想了想,他说的也有道理,反腐确实是他们的业务要求。我就说我考虑一下,之后把那几年没有完成的小说翻出来看看,慢慢地就找到感觉了。”周梅森回忆称。

  有趣的是,作品中一些细节还和周梅森个人这十年中的一段投资经历有关。

  周梅森写作之余,还会搞搞投资。他告诉记者:10年前农村信用社改商业银行,大笔烂账需要企业资金收购,然后重组。他的一位做涉农企业的朋友因为此前一直找他借钱,关系也比较好,那次就拿走了他几部电视剧的稿费去收购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由于自然人不能持有银行法人股,因此周梅森的名字无法体现,但股权证书在他手上。“按协议,我们共有的股权不准抵押、出售。如果抵押、出售,必须拿着我的股权证书。而且银行的股权证书上就写着不准抵押。”没想到,在周梅森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股权证被抵押了。后来,朋友资金链断裂,股权要拍卖。官司打了两年,周梅森败诉。因为银监会规定自然人不能持有银行法人股,所以周梅森输了官司也认了。但这件事让他有个启发,“明明股权不准抵押,股权证还在我手上,他却抵押成功了。花钱就能办事,腐败的文化氛围其实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绝对权力》当年差点被毙

  记者:您如何看待反腐剧沉寂十年后重新回归公众视野?

  周梅森:曾经在15到20年前,反腐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等文艺作品都热过一阵子,以张平的《抉择》(《生死抉择》)为代表,那个时代他们说反腐三驾马车——陆天明的《苍天在上》,我的《绝对权力》、《至高利益》以及张平的《抉择》。最热的时候,张平的《生死抉择》在全国公映时,很多老百姓自己买票去看。到了2002年、2003年,这类文艺作品就慢慢艰难起来。由于反腐作品出现带动了一大批写官场文学的,但相对庞杂混乱,有的书都不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引起有关方面警觉,带来的就是图书方面出版社收紧,影视作品审查变得严格。等我做《绝对权力》和《国家公诉》时,已经相当困难了,审查尺度很严格。我的两部剧审查过程中都分别修改了八九百处,《绝对权力》差点就被毙了。

  记者:他们希望您改的是什么?

  周梅森:改动原因就是他们讲的存在敏感问题。这么说吧,现在中央讲的是反腐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这个台词这次也出现在了我的小说和电视剧、话剧剧本中,可如果在那时出现,就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刮骨疗毒什么意思,党中毒了吗?这种台词在那时是肯定被要求删除和改动的。而且作品不准出现干部搞小圈子、搞帮派,“我们党团结一致,哪有什么圈子、帮派”。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某些腐败的重要形式——2016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就提出党内有野心家,有些人团团伙伙、帮帮派派。2000年年初时,像这种东西不让写,后来干脆就不让做反腐剧了。可不让作家写、不让电视剧上映,社会上就没有腐败了吗?

  对十八大后官员落马过程了如指掌

  记者:小说中出现了新闻报道里的一些情节,比如在贪官家中核查时,烧坏六台点钞机。您平时也很关注腐败的现实情况吗?

  周梅森:非常关注。我经常上中央纪委网站,一旦曝出新的贪官,我第一时间就列入文件夹里,而且案件进展我都会跟踪。比如天津市政法委书记武长顺,比如十八大以后官员的落马过程,我可以说了如指掌。也许哪一天一个情节就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启发。我创作的小说、剧本,不能说具体指哪个官员,但是这些事都是真实的,有发生过的。小说虽是虚构,但要求总体真实。

  记者:除了新闻报道之外,您的小说、剧本素材从哪来的?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您说您和官员之前的互动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周梅森:1995年我曾挂职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因工作原因交了一批朋友,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对我都是毫无保留的。毫不讳言,他们当中有出事的。当时,由于我写的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允许虚构的小说,所以他们不会防范我。反而小说一出来,这些官员还给我补充,说,“周老师,你写的那个反派,我告诉你其实还有更坏的事情”。此外,他们还会给我挑错,比如市委常委会,他们会说常委会哪敢开得这么激烈,“谁敢在常委会上这么玩,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可以说,这些互动和反馈,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当下的政治生态。

 

党建软件 党建网站开发 智能党建网站 智慧党建网站建设 党建管理系统  热线电话:010-62524721